“预产期在今年一月,怎么给宝宝买保险~?”
“如果宝宝早产了,出生就住院了,买保险时需要告知吗?”
“如果出生时得了黄疸,需要告知吗?”
……
发生的,没发生的,亲眼看见的,道听途说的,妹妹都在仔细的问, 生怕天有不测风云,怕自己的能力太渺小,怕自己考虑的不周有疏漏……
有了孩子,就有了软肋。
相信关注小沃的朋友们当中也有宝妈,在这里都是为了多学习、做功课,给宝宝挑一个好保险,可一旦碰到健康问题,就立刻不知如何下手,查了一堆资料最后云里雾里,还是不知如何判断。
这确实不怪宝妈,保险医学上的问题,专业性很强。
所以,今天的推送,小沃就来讲讲宝宝保险怎么买。
给宝宝配置保险方案不能一概而论,因为新生儿有各种健康小问题的情况很常见,早产、黄疸、体重过轻、小儿肺炎、手足口病等等,这些告知对重疾险、医疗险的理赔会有影响,买的时候必须“杜绝后患”。
首先上一些硬核知识点。
早产
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但未满37周的分娩者。
早产的宝宝通常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,体质一般比较差。如果是肺部尚未成熟,出生后,肺部膨胀,会发生呼吸困难;如果肝脏发育不成熟,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,容易引起出血;抵抗体较差,容易发生肺炎、黄疸等疾病,所以买保险的时候就要相当谨慎了。
宝宝已满2岁的,定期儿保资料检查无异常,无并发其他疾病,投保重疾险可以争取标准体承保。
宝宝未满2岁的,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不是很友好,一般投保重疾险会延期处理。
而医疗险,一般核保相对重疾险会更加严格,但也不是完全不让买,两个办法:一是可以选择带疾病住院责任、没有健康告知的意外险;二是尝试可以人工核保的医疗险。
新生儿黄疸
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。虽然常见,但不代表可以随便忽视。有些黄疸是正常的生理表现,有些是病理性的,如果错过治疗时机,变严重了,甚至会损害肝、肾、心等各个器官,影响身体发育,形成永久性黄疸,难以恢复。
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。生理性黄疸已治愈,重疾险、医疗险通常都可以争取标准体承保。
如果是病理性的就比较麻烦。需要看什么病因引起的、是否已治愈出院、有无其他并发症、有没有复发等,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,我们都要选择可以人工核保,并且核保宽松的重疾险和医疗险。
新生儿体重过轻
新生儿的正常体重应该保持在五斤到八斤这个范围内,如果新生儿的体重过轻,那么宝宝一定是营养不良,这可能会导致宝宝发育的不好,有可能宝宝的体力、智力、反应能力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。
如果宝宝已满3岁,无并发症、发育正常、儿保资料检查无异常的,重疾险大概率能争取标准体承保,医疗险可以尝试人工核保争取投保。
宝宝未满3岁的,就要看宝宝的发育是否正常了,如果儿保手册中有些发育迟缓等内容,那么是需要每半年复查一下发育情况,好转后尝试可以人工核保并且核保政策宽松的保险公司。
小儿肺炎
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,但同时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因。
小儿肺炎痊愈半年以上,并且没有什么后遗症的,对投保没有太大影响,因为保险公司主要关注一些对未来有潜在隐患的疾病,而小儿肺炎这种病,每次病发都是一次新病,和上一次没什么关联。所以一般治愈无并发症,投保重疾险通常可以标准体承保。
但如果宝宝经常是新发肺炎,还经常因此住院,这种情况在告知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。
如果还在治疗、未痊愈的,那我们还是等好了以后再考虑。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一种常见疾病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,安心治疗,大部分手足口病都是能治愈的。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,导致死亡。
手足口病对买保险的影响:
手足口病已痊愈的,没有并发症、后遗症,满1个月有机会标准体承保;
若还在治疗中,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就可以治愈,可以延期到治愈后再投保。
很多妈妈谈到手足口病也非常紧张,甚至希望能够为宝宝单独购买手足口病保险,这种保险虽然价格不贵,但是也很鸡肋,因为手足口病大多数比较轻,只有极少数需要住院治疗,给宝宝配个定期重疾险就足够了。
分析完一波新生宝宝的常见健康问题,小沃想再来聊一下宝宝的保险怎么买。
1、少儿医保
说到保险,首先要买的一定是医保医保医保。
少儿医保(或者新农合)对身体情况没有要求、也没有年龄限制,出生即可买,作为国家给宝宝的基础保障,这个福利一定要享受!
按照规定,新生儿医保,每年的1月至12月均可办理参保登记,在规定时间段内参保缴费的,可追溯自出生之日起的医保待遇,也就是说,从宝宝出生起的医疗费都可以按规定报销。各地医保政策有差异,有的城市要求在出生后3个月内参保,具体咨询当地社保局(热线电话:12333)。
而且,有了医保,买商业医疗险也会便宜很多。
2、百万医疗险和定期消费型重疾险
有了医保托底,小额的商业门诊医疗险可以不买。
优先保障大病风险。
所以,百万医疗险和重疾险对小朋友来说也属必备
百万医疗险和医保一样,属于报销型,保障范围内,花多少、报多少。
国产药、进口药,意外、疾病住院都能赔。几百万保额,小朋友买,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几百块。
不过,百万医疗险有1万免赔额(医保报销后余额≦1万,保险公司不用赔),普通拉肚子、发烧很难用到这么多,这时就可以用医保解决掉小额支出,用百万医疗险转移大病风险。
在大病这块,重疾险也能派上用场,达到理赔条件,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钱,保50万,就赔50万。
对于小朋友,考虑通货膨胀、产品更新迭代及医疗技术变化,不建议买终身重疾险,消费型定期重疾险是最好的选择。
保个20或30年,50万保额,选20年或30年缴费,一年保费也就几百块。
既覆盖掉了孩子经济独立前的疾病风险,保费也便宜,不会占用家庭太多支出。
3、意外险
小孩在0-2岁前有人长时间照看,发生意外的几率不太高。不过一旦学会走路,活泼好动,却又缺乏自保能力,就难免有个磕磕碰碰了。
那意外险也有必要带上。
不过,因小孩不创造收入,那最好买意外医疗额度高的,而且最好能报销自费药。而不必太在意身故保额的高低。
最后简单总结,给宝宝买保险:
基础版方案:定期重疾险+一年期意外险+百万医疗险。
如果小朋友随你在异地生活,老家的医保不太用得上,那上述组合可以调整为:定期重疾险+一年期意外险+百万医疗险+小额医疗险。小额医疗险可替代医保使用。
加强版方案:终身重疾险+定期重疾险(保20年或30年)+一年期意外险+百万医疗险。定期重疾险主要是为强化小孩经济独立前的疾病风险保障。
升级版方案:多次赔付终身重疾险+定期重疾险+一年期意外险+百万医疗险+小额医疗险。该组合更适合经济宽裕的家庭。
小沃额外叮嘱一句,不要给宝宝买寿险,上述投保方案也需要遵循先大人后小孩的原则。大人是孩子最好的保险,自己的保障没有做足,就盲目给孩子“最好”的,实际上是害了孩子。
宝宝的人生那么长,父母只需重点为其成人过程提供充足的风险保障就可以了,未来会有更好的产品等着他们,届时孩子完全可自行补充。
357327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